科极网(科技网)-中国领先的新锐科技媒体,最具商业价值和影响力的科技资讯,科技新闻,科技网,科技博客,引领科技潮流_中国科技资讯门户网站

热门搜索: 苹果  苹果  魅族
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> 正文

大厂打工人的焦虑:你愿意当一颗"螺丝钉”吗?

过来人在给毕业生提求职建议的时候,许多会指出要优先进“大厂”,理由很多:大厂有着成熟的管理流程,对于新人来说,可以快速建立起对行业的认知;有着明确的晋升通道,有助于进一步的职

过来人在给毕业生提求职建议的时候,许多会指出要优先进“大厂”,理由很多:大厂有着成熟的管理流程,对于新人来说,可以快速建立起对行业的认知;有着明确的晋升通道,有助于进一步的职业规划;资源更多,让每个人都可能有机会参与进更大规格、更有野心的项目中去;简历镀金,在大厂积累的人脉,也会在未来发挥作用……

但是有不少大厂员工却表示,实际工作几年后,觉得自己的成就感越来越低,“大厂福利好,但做的大多是螺丝钉工作。”“感觉在大厂就是一枚螺丝钉,做的内容比较简单,还是创业公司成长大一些。”如脉脉上讨论的那样:大厂真的存在“螺丝钉”吗?

许多网友表示:是存在的,大企业岗位职能分得很细,部门多、专注于一个模块机械化执行,不轮岗就成了“螺丝钉”。

其实,“螺丝钉”认知的背后,是个体与公司的选择以及平台能力与个人能力的协调。

“螺丝钉”岗位往往对应着以下两种情形。

1. 工作量极大的岗位。一些技术无法完全替代人力+工作量极大的岗位,如大厂中的审核和客服人员。

2. 业务趋于稳定的岗位。项目本身已经趋于稳定,增长空间已经达到上限,无需过多人力维护,但用户数目不少,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和新的需求,所以需要有人兼并处理。

当项目组给出的成绩一直不尽如人意,一些在原有岗位上未做出亮点业绩的员工,很容易被认为是团队中的“螺丝钉”,长此以往,员工拿不到更好的资源和机会,现有的业务也很难找出迭代的机会和跨部门的支持,在下一次组织架构合并时,业务可能就被合并了。

要辩证看待“进大厂之后就成为了螺丝钉”这句话。“螺丝钉”认知的背后,往往对应着工作量大但上升空间相对小的岗位 + 与岗位能力模型不匹配的员工。

一些工作量极大的岗位,员工完成手中的工作后,自我成长的时间所剩无几,他感觉自己像是一枚“螺丝钉”,但是大厂依旧给了他更高的挑战,期望他完成更好的业绩。

一些与岗位能力模型不匹配的员工,即使岗位存在着机遇与挑战,员工心中也并无热情,只希望尽快完成手中的工作,长此以往,他成为了别人眼中的“螺丝钉”。

但是,就如脉友所说,“芸芸众生皆是螺丝钉”,“螺丝钉微不足道,起的作用却不小”,“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”。

不管是大厂还是小厂,具体每个团队的环境与优劣都不能一言以蔽之。每个人的职业规划也存在差异。大厂的组织形式,可能容易把人变成“螺丝钉”,但只要我们有认知、有能力、有选择,就能让自己不在成大厂某个工位上被焊死,即使暂时是“螺丝钉”也有自己的价值和发展方向。


来源:

全站头条

广告也精彩